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助力企业改革发展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科技)成立于2002年1月,由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964年成立)发起设立,现隶属于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68.HK、SH601068)的控股子公司,是我国唯一集有色金属加工行业规划、工程设计、装备研制、科研开发、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中色科技自成立以来,紧抓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始终走在行业前列。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有色金属行业铝加工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有色金属加工先进工艺和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工业设计中心、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洛阳市有色金属加工装备中试基地等研发机构和平台,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科改示范企业、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河南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在全国大中型有色金属加工工程设计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以上,承担了近年来60%以上新建或改扩建的铜/铝板带生产企业轧制或配套设备的研制任务。完成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优秀咨询奖、优秀设计奖320余项,主持和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各类标准30余项,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装备出口到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色科技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创造客户价值、成就员工梦想”为己任,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的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公司”愿景,构建了有色加工咨询设计、建筑规划设计和智能装备研制以及相关多元发展的“2+1+N”业务格局。凭借专业的工程咨询设计能力、雄厚的科技创新优势和强大的系统集成实力,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科技改革和创新发展情况
2021年,针对当前市场形势和自身问题,中色科技全面推行市场化改革。以市场化为导向,聚焦价值创造,推行“阿米巴”管理,建立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市场开拓、生产运行、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活力。同时,中色科技结合实际,总结形成了“1+4+3”科技创新体系,2022年以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新突破。
(一)搭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创新力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创新平台以良好的成绩通过年度评价;成功入选“科改示范企业”“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河南省制造业重点培育头雁企业”“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加快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列入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名单,并将获得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有色金属加工装备中试基地入选洛阳市中试基地;联合河南科技大学、龙门实验室、中铝洛阳铜加工、中孚实业、明泰铝业等单位组建的“有色金属加工先进工艺和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入选洛阳市产业研究院,2023年入选河南省产业研究院。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工业设计中心、河南省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不断为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二)实施高质量科研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色科技瞄准有色金属加工新工艺、高端装备、首台(套)、“5G+”、“双碳”等方向选题立项,年均研发投入5000多万元,新立项省级研发项目3项,经营单元重点项目6项、市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项,公司级重点项目20余项。自主研制的国产首台2800mm六辊铝带冷轧机组,被认定为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并入选集团年度质量提升“十佳案例”。6项科研成果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技术成果评价,相关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居国际领先。依托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近5亿元,创近年新高。
(三)深挖高价值科技成果,强化创新推动力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并顺利通过。新申请知识产权105件,其中:发明专利29件;新授权知识产权66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获得2022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一、二等奖各1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1项专利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加强各类标准编制申报工作,新发布国家标准1项,新立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和团体标准7项。
(四)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扩大行业影响力
承办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022年(第二届)、2023年(第三届)智能装备高端论坛和智能加工分论坛;同中南大学、东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承办2023年中铝集团与中再生公司现场交流分会场会议、承办河南有色铝加工协会2023年第一次会长办公会、承办2023(第三届)有色金属智能制造高端论坛和智能加工分论坛、承办2023(第三届)中原国际铝加工熔铸供坯技术论坛、承办2023年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科技工作交流会。举办数字化转型研讨会、数字化对标交流会、先后举办“中色科技大讲堂”之工程师技术交流会、青年技术交流会、质量问题分析交流会,营造了浓厚的技术创新、技术提升和学术交流氛围。
(五)建设高标准数字平台,激发转型新活力
瞄准前沿领域进行数字化布局,通过对标先进行业,成立数字工程中心,组建数字化专兼职队伍,搭建数字化交付平台,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其中“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数字化交付平台开发”项目作为公司科研项目予以立项,同时获河南省发改委“省级服务业平衡资金”支持。确定了4个数字化交付项目,并作为标杆项目扎实推进。
二、典型科技成果
(一)2800mm六辊铝带冷轧机组
该机组是生产超宽幅、硬铝合金带材的关键大型装备,具有超强轧制力能与板形调控能力,是生产航天军工用硬铝合金带材与汽车轻量化用铝合金带材的核心装备。此前该类型装备全部为引进装备。中色科技通过自主研发,成功设计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独具特色的国产装备,实现进口装备的替代,满足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等重点领域的高端铝合金带材生产装备需求,具有行业引领作用。该装备被认定为2022年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2021年度洛阳市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称号。
(二)2300mm铝带高速切边机组
该机组是中色科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铝带高速切边机,主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外国公司在铝带高速切边机技术和装备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极大提升了我国在这一尖端技术领域的技术装备成套能力,满足民用包装材料、汽车工业、建筑装饰材料、电子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高端铝合金带材生产装备需求,具有行业引领作用。该机组获评2022年度洛阳市装备制造业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
三、未来重点研发攻关方向
(一)有色金属加工先进材料和生产工艺研究
一是短流程加工工艺技术,重点突破铜铝加工材在加工温度、变形速率、合金成分以及外场干预等对产品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开发出稳定可靠、高效、低耗的生产装备,形成高效、低耗的有色金属加工工艺技术。
二是材料组织与性能精确控制技术,重点突破低温成型、定向凝固、电磁干预等技术,精准控制材料组织与性能,通过规模化采集材料中各合金元素以及加工工艺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数据,建立材料结构及性能与材料成分、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
三是计算机模拟与过程仿真技术,重点突破材料加工工艺对材料组织性能影响仿真模拟计算模型的搭建及后期修正,通过计算机模拟与过程仿真技术推动新产品开发、材料加工过程的精准设计与加工参数的精准控制。
(二)再生金属领域
一是废铝保级再生利用技术,重点突破废铝原料的精细化预处理技术,关键的激光分选技术及装备,主要应用于铝/镁分离、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分离、5×××/6×××铝合金分离,实现金属物料的增值。
二是低烧损低能耗的熔化技术,重点解决废铝重熔时金属烧损、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问题,研制铝熔炼多室炉,将双室炉和脱漆窑的功能合二为一。
三是易回收高熔限铝合金的合金化技术,重点开发易回收3×××铝合金罐身料等铝合金产品。
(三)有色金属加工高端装备国产化
重点推进铜、铝连铸连轧等有色金属短流程生产技术研究和生产装备研制;加大铜铝热连轧、冷连轧、高速轧机等高效高端技术和装备研发力度,持续开展重大高端装备国产化;加快3000mm以上轧制、精整系列高速、宽幅生产设备研发,保障国家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关键装备需求;开展连退线、异型剪切、宽厚横切、高速剪切、铝卷穿心包装等精整设备研发,补齐产品链条;研制特种金属材料轧制装备,满足市场上对新型功能材料的发展需求。
(四)有色金属加工数智化工厂
一是建立工艺控制数据库和智能工艺模型,开发全流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系统。
二是建立基于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约束的计划调度与质量分析模型,开发智能排程、工艺参数动态调整等应用系统。
三是有色金属加工工厂视觉AI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是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协同生产智能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五是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高效智能物流技术研究及应用,实现仓储(平面智能库、立体智能库等)技术、智能天车系统、AGV小车系统、物料信息系统、WMS系统等多系统及多专业高度集成技术,开发适合有色金属加工场景的智能物流管控系统。
(五)环境治理
围绕有色金属加工领域的环保技术开展专项攻关,加大以铝熔保炉超净排放、烟尘超净排放、工业废水零排放、轧制油油雾回收再生、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控制等技术为代表的行业烟尘、废水、固废治理和资源循环再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六)“双碳”节能
重点突破有色金属加工行业高效燃烧技术、富氧燃烧技术、纯氧燃烧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氢燃烧技术、工业炉窑高效保温技术、低温尾气余热利用技术、工业炉节能工艺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行业低碳化、高效化、循环化、数字化、智能化。
(七)数字化服务
开发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行业企业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平台,同时推进运营协同管理、材料数字化研发、生产执行管理、质量管控、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物流管理、安全环保等数字化应用。满足市场和用户对产品数字化管理的要求,保障生产全过程数据“不落地”;利用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实现全面集成与协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高度集成和快速流转。
四、国家和省市新政策情况
(一)推进省级产业研究院建设
按照国家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关精神,河南省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设立一批省产业研究院和省中试基地,高质量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相继出台了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产业研究院管理办法等文件。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首批省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揭牌仪式上强调,建好科技创新链条“关键环”,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中色科技牵头,联合河南科技大学、龙门实验室、中铝洛阳铜加工、明泰铝业、中孚高精铝、中铝洛阳铝加工和中铝洛阳铝箔8家单位组建的“有色金属加工先进工艺和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2022年入选洛阳市产业研究院,2023年入选河南省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以推动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目标,通过开展行业内前沿技术、核心技术研发、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二)实施省级重点研发专项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加快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提升产业链创新整体效能,围绕重点领域产业发展,聚焦重点方向,河南省积极组织开展重点研发专项申报工作。2023年,中色科技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在再生金属领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已有科研基础上,积极申报并成功立项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再生铝保级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五、对协会科技工作的建议
(一)中色科技作为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唯一专业设计研究院,肩负“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重任,近年来在推动有色金属加工重大装备国产化、再生金属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协会在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奖励等方面给予中色科技更多支持和帮助。
(二)中色科技在行业内拥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并且每年持续新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希望协会对中色科技的科技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推动有色金属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